很少有人是天生的巧匠, 更多的是日复一日, 年复一年地手作, 打磨了手艺,也打磨了心。 - 莫干匠人 方兰卿-
NO.1 壹
“天不怕地不怕,媳妇就怕做山袜。” 德清莫干山下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话。 但若问起现在的年轻人, 十有八九不知道山袜是什么玩意儿。
山袜,顾名思义是山里人穿着上山的袜子,对过去靠上山劳作为生的德清人来说,这种形似靴子的工具,却是家家户户不能缺少的宝贝,且位居竹乡山民五宝(山袜、草鞋、蓑衣、笠帽、砍竹刀)之首。
看着不起眼,这山袜的实用性却是现在的鞋子不能比拟的。山民们上山砍柴开地,要是穿上胶底鞋,一不小心踩着尖硬的柴尖竹桩上,脚底板免不了是要遭罪的。而这山袜的扎实底子,却是连刀也戳不破的。何况,山袜还能抵御蛇虫的侵袭。
有着这样一双山袜护脚,那时山里人脚上穿双山袜,裤脚往袜内一扎,再着双草鞋,在山间行走就是脚下有风了,方便安全的很。
NO.2 贰
男人出门劳作,女人就是家中的后勤部长。 先前德清山里人,一年里头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在山间奔波,一双坚实的山袜是标配。而会不会做山袜几乎成了考量女子是否有德的标准,也就有了先前流传的那句话。若是不会,媳妇多少是要被婆婆唠叨的,哭鼻子的也不少,可抹干眼泪还是得拿起那些把式,一针一线地做起来。
但大多数人都想不起来当初是怎么学会的,今年72岁的方兰卿也忘了是跟着母亲学的,还是邻里七大姑八大姨那儿耳濡目染的。在20岁嫁到德清东山村时,这个东阳女子也并不会这门手艺,只是自然而然地就开始做起来。
取材是厚厚的白粗棉布,还有山间最常见的苎麻叶子。先用白粗棉布裁出袜底、袜帮(也叫袜船)、袜筒。再用麦粉加水捣成浆糊,将白布一层层地黏贴在一起,然后用揉搓漂白好的苎麻线纳底。一针一线纳得整整齐齐、密密麻麻的,将这三部分扎线定型,缝成整体便成了山袜。
听着简单,但一招一式却是马虎不得。真的要做出一双扎实的山袜,起码得费掉一个月的功夫。
光是这苎麻叶子,便是要经过“拍”、“塌”、“接”、“煨”、“漂”、“捶”等工艺,才从山间的绿色植物变成可拿来编织的素材。就这,还候着一年一度的苎麻收割季。
纳鞋底更是费手费工夫。一双成品的山袜约有两三公斤重,分量全在这鞋底之中。比起2-4层的山袜筒,10层左右的山袜船,山袜底厚达20-30层。全是一针一线纳的。
方兰卿的工具箱里,针、顶针箍、朱钻、楦头、浆糊、黄蜡、鞋样、剪刀,一样都不能少,连纳针的线都是自制的。 千针万线,含辛茹苦,这才有了一双水泼不进、刀扎不破的坚固山袜。
NO.3 叁
现在的方兰卿,已经不做山袜了。“哪还有人要穿这东西哦~”言语中带着唏嘘的意味。这双承载着300多年历史的山袜,恐怕也是要失传了。 家中仅有的两双山袜也是多年前纳的。一双高筒,一双半筒,虽然被时光染上了印记,却依旧纹路缜密,质地挺刮,仍不失为一件精致的工艺品。
形成对比的是,是她的脚上穿着那双打满补丁的解放鞋。——并非量产的东西不好,而是手作物件更汇聚精华,历久弥新。
依着我们要求,方兰卿重新拿起那双山袜一针一针地比划,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盏洋油灯下,边拉家常边干针线活的农家主妇、斑驳着烛光的山袜,以及欢声笑语的拉家常时光。
很多老物件,毕竟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但正因为着匠心的融入, 哪怕多年后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得, 依旧难以挥去那份厚重感。 |